彭婉婷 的部落格 - udn部落格http://blog.udn.com/fvobyndc/7557753#ixzz2RzMuKnXF
中醫捏捏肉 就能判斷經絡通不通
一、捏肉法
中醫認為,“通則不痛,痛則不通”。
因此,可以用捏肉法來判斷您的經絡是否通暢。
方法:用手捏自己身上的肉,尤其是腿上胃經、膽經、肝經、腎經及上
臂的三焦經、心經、小腸經等經脈循行的部位,如果捏著非常痛,那麼
說明您可能是經絡不通了,而且疼的越厲害說明經絡堵塞的越厲害。
舉例:有些朋友,後背像一塊板一樣硬,別人稍微捏一下,就生痛生痛
的,且這樣的人常會感覺一天到晚特別疲倦。這說明他後背的膀胱經全
堵住了,也是經絡不通的表現。
二、過血法
用自己一隻手攥緊另一隻手的手腕,當過一分鐘左右的時候,會看到被
攥住手腕的手掌逐漸從紅色,變成了白色,這時候,突然鬆開手腕,你
會感覺一股熱流一直衝到了手指尖,同時手掌也會逐漸從白色變成紅色
,這種現象就稱為過血。
如果您的手掌在半分鐘內恢復正常的顏色,那說明你的經絡是通的,如
果您的手掌在半分鐘內不能恢復正常的顏色,那就說明你的經絡可能不
夠通暢。
保持經絡通暢的4個方法:
第一、多吃蒿子桿、蔥、蒜、海帶、海藻、蘿蔔、金橘、山楂等具有行
氣活血作用的食物。也可以服用逍遙散、柴胡疏肝散、越鞠丸等中成藥
進行調節。
第二、經常運動。因為"動形以達鬱","動則不衰","流水不腐,戶樞
不蠹"。只有經常運動,氣血才能周流全身,經絡也才能通暢。
第三、保持心情愉快。因為人心情不好時氣機就會鬱結,氣機鬱結就會
導致經絡不通。人們常說的"氣死周瑜"就是最典型的例子。因此不管
發生了什麼不愉快的事情,也要想得開,這樣才能保持經絡的通暢。
第四、通過刮痧、按摩、拔罐等來解決。刮痧、按摩、拔罐等都能起到
疏通經絡的作用,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做這些都要到正規的中醫醫療機構
,否則會起到相反的效果。
任脈和督脈
▲督脈循行于背部正中線,並於脊內與腦連屬,故能統諸全身陽經。
▲任脈循行于腹部正中線,足三陰經在中極穴和關元穴與任脈交會,
故任脈有統任諸陰經的作用。
1、手太陰肺經──從胸走手,行於上肢前外側緣,分兩條路徑。
位置:1、中焦至大指端的脈。2、腕後至拇指支脈
2、手陽明大腸經──從手走頭,行於上肢背外側及面前部,分兩
條路徑。
位置:1、食指端至大腸的脈。2、缺盆至頭面部的脈。
3、手少陰心經──從胸走手,行上肢前內側,分三條路徑。
位置:1、心至小腸的脈。2、心至目係支脈。
3、心至小指端直行的脈。
4、手太陽小腸經──從手走頭,行於上肢背內側,頰部及耳廓前,
分三條路徑。
位置:1、小指端至小腸的脈。2、缺盆至耳支脈。
3、頰至目內眥支脈。
5、手厥陰心包經──從胸走手,行于上肢前正中間,分三條路徑。
位置:1、胸中至三焦的脈。2、胸至中指端支脈。
3、掌中至第四指端支脈。
6、手少陽三焦經──從手走頭,行於上肢背側正中間,耳廓外緣。
共分三條路徑。
位置:第四指端至三焦的脈。2、膻中至眼支脈。
3、耳後至眼外眥支脈。
足三陰、足三陽的走向和位置
7、足陽明胃經──從頭走足,行於面前部,下肢外側前緣,分六
條路徑。(便於記憶從間講)
位置:起於鼻之交頞中,旁納太陽之脈,下循鼻外,
下行最後從足背分出,進入大趾內側,與足太陰脾經相接
8、足太陰脾經——從足走胸,行於下肢內側前緣,胸腹前面分兩
條路徑。
位置:起於大趾之端,循趾內側白肉際,過核骨後至
大趾端至舌下的脈。胃至心中支脈。
9、足太陽膀胱經——從頭走足,行頭頂,後項和北部,
及下肢後正中,共分五條路徑。
位置:1、眼內眥至頭頂的脈 2、頭頂至耳支脈最後到腳小趾外側。
10、足少陰腎經——從足走胸,行於下肢內側後緣,腹胸前面,
分三條路徑。
位置:起於小趾之下,斜走足心後至足小趾和膀胱的脈,
腎至舌根直行的脈,肺至胸中支脈,從肺別出,絡心,
內注胸中,與手厥陰心包經相接。
11、足少陽膽經——從頭走足,行頭側面,下肢外側正中間,
分五條路徑。
位置:起於目銳眥下抵頭角,下耳後至腳由鎖骨上窩至
第四趾端直行的脈。
12、足厥陰肝經——從足走腹胸,行於下肢內側正中,腹胸側部,
分三條路徑。
位置:起于大趾叢毛之際上循足跗上廉去內踝一寸,
最後從肝臟,穿過膈肌,上行入肺臟,於手太陰肺經相接。
留言列表